产品展示
欧陆娱乐官网,再战新能源汽车留给董明珠试错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欧陆娱乐,欧陆娱乐,欧陆娱乐,10月11日,天眼查显示,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钟成堡,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格力电器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在此之前,格力旗下还拥有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只可惜推出的银隆汽车,作战成绩并不令人如意。
虽然从业务范围来说,新公司的汽车业务是零部件研发和制造,目前并不涉及到整车制造,但只要将时间线年收购银隆事件,不难发现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深化格力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等相关产业及配套成熟以后,或许会再将所有资源运用到整车制造领域,所以这一系列操作更像是在为格力钛的未来发展铺路。
董明珠一直看好新能源行业,她认为新能源行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绝佳机会。因此当格力决定开始走多元化道路时,新能源成为其重要的投资发展领域。
2016年,董明珠曾试图以130亿收购珠海银隆所有股权。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在新能源业务上主打的是钛酸锂电池技术。彼时,董明珠非常看好该公司,夸赞其为“埋在沙里面的金子”。
但这一方案受到中小股东们的集体反对,他们认为格力电器的增发价格太低,而银隆估值太高,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后续方案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修改,但中小股股东依然不买账,最终该方案胎死腹中。
不过董明珠似乎就要与股东“对着干”,她动用自己的关系,以个人名义拉来了王健林、刘强东等投资人,自己还出资10亿元,共同增资30亿,最终收购了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2017年,董明珠个人继续向银隆增资,其持股比例从7.84%升至17.46%,跃升为银隆第二大股东。
然而银隆新能源的发展并不如人意。银隆新能源的核心电池技术并非自主研发,而且在技术上还有些落后。
2017年,珠海银隆推出了首款广通SUV电动汽车。官方宣称其最大续航200km,5分钟可充满电。车标由五环组成,形成了花朵状,还被网友吐槽,奥迪比银隆少一环。不过,该车亮相后就没什么消息了,似乎是卡在了量产这一环节。
2019年中旬,银隆又发布了一款名为“银隆艾菲”的新能源MPV,售价高达43万元。这款新车也并未在市场上引起太大水花,几乎没什么销量。
2018年银隆陷入债务危机,多个项目停工,创始人魏银仓等人还涉嫌侵占公司10亿元财产远逃美国。在2020年,银隆的亏损超过6亿元。
2021年,在持续亏损、负债、裁员以及创始人侵占资产等种种危机下,银隆股份不得不被司法部拍卖。格力电器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与此同时,董明珠也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格力电器顺利将银隆新能源变成了其控股子公司。随后,公司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格力的捆绑进一步加深。
2023年12月,格力电器宣布,以10.15亿元的交易对价,再次拍下格力钛24.54%的股权。该收购消息发出后第二天,格力电器股价一路下跌,当天市值蒸发超130亿元。显然,资本并不看好此次收购。
从账面上来看,收购银隆是一次错误的并购。这笔横跨了5年时间的买卖不但没成为格力新的增长点,反而还成了拖累——2022年,格力钛的营收与净亏损分别为25.87亿元与19.05亿元。公司的总资产从年初的272.82亿元降至250.24亿元。到了2023年上半年,亏损收窄到1.71亿元。
但是站在完全夺得银隆控制权这件事上,董明珠显然是胜利的。而且在董明珠看来,格力钛的未来增长空间还很大。“格力钛的技术有很多亮点,使用寿命长,耐低温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电池的安全性——不起火、不爆炸欧陆娱乐官网,,生命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做底线,再好的技术我也不会投。”“如果不是前老板给我摆一个坑的话,这是个非常好的企业。”
只是在当前的新能源竞争态势下,钛酸锂电池技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好技术”,放到市场中绝对被碾压。如果格力真要“二次造车”,最应该做的是认真沉淀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技术能否跟上时代。
这些年,董明珠俨然成为了格力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平台。格力也是频频进行多元化尝试,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大多“雷声大,雨点小”。
2015年,董明珠扬言,格力手机要在三年内干掉小米,并成为世界第一。但格力手机推出的几款机型,几乎都销量遇冷。初代格力手机用董明珠的个人头像作为开机画面,曾引起不少网友吐槽。
去年有报道称,格力已解散手机核心团队。目前格力电器店铺中在售4款5G手机,售价3000元左右,页面显示4款手机总销量超过8000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第三,达1.5亿台。
今年8月,格力电器还推出了“格力微电流美容仪”产品,定价9800元。董明珠声称,“只要你用上一个星期,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变漂亮了。”不过目前来看,销量一般。
时至今日,新能源车、锂电池、手机、储能、半导体、医疗健康……以至于饱受批评的预制菜,格力的“其他业务”都没能为企业贡献太多价值,对于公众也几乎没有存在感。
相比之下,曾经输给董明珠“十亿赌约”的雷军,其小米手机和小米汽车,甚至是小米空调,都在迅速发展。
尤其是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一炮而红,销量声量双丰收,雷军依靠小米汽车,俨然成为中国科技圈流量之王,被人戏称为雷布斯和雷斯克。反观格力的银隆新能源,虽然车早已经上市了,但其声量和销量几乎可以用“查无此人”来形容了,天壤之别。
而且,在格力引以为傲的空调业务上,小米也成为了其有力的竞争者。最近市场公布了一份2024年1-4月份线上空调市场的排行榜,美的以27.8%的占有率位列第一,而格力以25.46%屈居第二位,第三位为7.3%的华凌,第四名为7.01%的小米。小米空调虽然以7.01%位居第四,但是正在以低价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小米的多元化才叫多元化,而格力看起来似乎每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跨界,多元化,都是通过产品和市场做出来的,而并非只是喊喊口号。
如今的格力除了空调,其他的品类基本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一位格力经销商甚至这样评价,“除了空调做得好,格力做什么都做不好。”
但在空调品类上,格力又拼不过老对手美的。财报数据显示,美的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破千亿大关,实现营收1061.02亿元,同比增长1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1.91%;格力实现营收363.64亿元,同比增长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75亿元,同比增长13.77%。
从规模上直观对比,美的营收已是格力的近三倍之多,两者间的距离似乎在不经意间被拉得越来越远。
同时,美的集团的多品类优势更加明显。三大品类均实现稳定增长欧陆娱乐官网,,且各自占据比较可观的营收比例,产品线更加全面且均衡发展。
目前,家电行业产能过剩,且难见更大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新的尝试,还在继续,但留给董明珠的试错成本还剩下多少,就未可知了。